燕子教案

| HT1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燕子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燕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并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艷、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通過課文中優(yōu)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單元提示語中讀懂長句子的方法,能正確地理解長句子的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

課前預習: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詞語: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方法,并運用該方法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俺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同學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腦子里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同學自由讀。

2、指名同學用自身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俺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俺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局部?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俺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俺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身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自身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俺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指導用用“增添、”“偶爾”造句。

1、理解詞義——說說“增添、”“偶爾”的近義詞。

2、指名造句。評議。

3、書面練習造句。

六、安排作業(yè)。

作業(yè)本1、2、3、4、6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3、4自然段,運用“單元提示”中的方法讀懂長句;背誦第4自然段。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同學默讀第二自然段,考慮: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俺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為什么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fā)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俺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么?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同學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么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俺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yōu)美姿態(tài),“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俺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tài)優(yōu)美。(同學練讀)

8、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余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是什么?想過嗎?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俺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tài)很優(yōu)美。俺們接著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俺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俺們去演奏的曲譜?(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同學齊讀第四自然段。

7、從課文中,俺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自然段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自然段,再自身細細體會。

10、看圖試背。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5、7、8題。

燕子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語文課標實驗教材(S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文章寫的是小燕子在**的指導下,通過三次仔細觀察,發(fā)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處。整篇課文充滿童趣,語言淺顯易懂,是一篇深受兒童喜愛的課文。

設計理念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教學設計力求創(chuàng)設情景,貼近兒童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在誦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燕、躺、茄、掛、能、錯、仔、細、皮、刺”10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再演一演。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燕子三次觀察冬瓜和茄子所發(fā)現的不同之處及心理的變化。

教具運用

多媒體課件、字卡、頭飾、冬瓜和茄子實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件,出現兩條謎語:

A、紫色樹,開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猜一蔬菜名)

B、身穿綠衣裳,身胖地里躺,生的籽兒多,個個白臉膛。(猜一蔬菜名)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兩條謎語,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2.引出課題,板書后齊讀課題。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圈出生字寶寶與同桌同學互相認讀。

3.出示生字寶寶卡片(帶拼音),指名讀、帶讀、齊讀。

4.生字寶寶會認了嗎?去掉拼音,個別讀,開火車讀。

5.這些生字寶寶真調皮,一眨眼它們又藏到課文里去了,你們還認識嗎?

6.點讀課文,要求讀課文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7.想想:小燕子到菜園里去了幾次?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第一次小燕子發(fā)現了什么?自讀課文找出小燕子和**的對話,劃上自己喜歡的記號,再和同桌同學分角色讀一讀。

2.誰來讀?

點評,看誰讀出小燕子和媽媽不同的語氣來。

3.冬瓜大,茄子小,大家用動作表演一下吧。

4.師生分角色讀,邊讀邊做動作。

5.師總結:小燕子真聰明,第一次就發(fā)現了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樣。

(板書: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燕子第二次又發(fā)現了什么?它和媽媽又說了些什么呢?

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

2.誰來讀?把小燕子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點讀、互評,男、女生分角色讀。

3.師總結:第二次去小燕子又有新的收獲,它又發(fā)現了冬瓜和茄子顏色不相同。(板書: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課件(課件顯示小燕子飛到菜園里認真觀察的情景。)

師:這一次小燕子聽了**的話,它又飛到菜園里,睜大眼睛,仔細地看呀!認真地找呀!終于它又有了新的發(fā)現,它高興地——叫了起來!

師:高興地叫起來,誰來讀一讀小燕子的話?

點讀、點評、再點讀、點評,配樂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2.師總結:呀!小燕子第三次來到菜園里,它又有新的發(fā)現。(板書:冬瓜皮上有細毛,茄子柄上有小刺)

看看小燕子媽媽,她滿意地笑了。

3.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議一議,燕子媽媽為什么會滿意地笑了?

4.全班交流討論。

四、配樂分角色讀課文

五、分角色演一演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課件(燕子媽媽和菜園圖片)

師:前幾天燕子媽媽邀請我到它的菜園里去做客呢!看,我還拍了幾張照片,臨走時燕子媽媽還讓我給小朋友們帶回些禮物,大家看!(老師拿出冬瓜和茄子實物,分到各個小組。)

2.學生分組活動。通過看,動手摸,切開觀察,說說發(fā)現冬瓜和茄子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3.全班交流。根據下面句式,練習說話。

我發(fā)現冬瓜,茄子。

附板書:

17

燕子媽媽笑了

冬瓜是大的

茄子是小的

冬瓜是青的

茄子是紫的

冬瓜皮上有細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燕子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燕子過海不怕艱辛的句子。

2、能從句子中找出相應的反義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燕子的生活習性,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學習燕子不畏艱難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寫燕子過海的艱辛的句子,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學習燕子不怕困難的精神。

三、教學準備:

自制CAI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第一課時我們學習了第十七課的生字詞,現在老師出個題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戰(zhàn)?請看大屏幕。(出示復習題)請根據意思說出詞語:

1、不分白天和黑夜。

2、表示疲勞、勞累的意思。

3、表示“到”的意思。

4、展開翅膀。

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個勇敢的孩子先來試一試?(學生一一回答出來后)同學們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對了。請大家一起把這些詞語一個讀兩次。你覺得這些生字詞中,哪些字最難寫、最容易寫錯,請馬上翻開課本,在生字欄里描它一次。

(二)讀文質疑,自主學習

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親眼目睹了燕子過海的艱辛之后寫下來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話想告訴我們呢?請看大屏幕。(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自由讀讀這段話,想想你讀了這段話,還想知道些什么?(引導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1、燕子過海是怎樣的辛苦、艱難?

2、為什么不要傷害燕子?水手們對燕子有怎樣的感情?)

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時,總會遇上大大小小的風浪,只要我們不怕困難,勇敢地向問題和困難挑戰(zhàn),就一定能獲得成功。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信心?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分成學習小組來讀讀、劃劃、想想、議議,自己先來學習課文。時間是五分鐘。

(三)反饋發(fā)現,學習課文

剛才同學們自學得很認真,討論得也很熱烈,現在來把你們討論和學習的結果向老師匯報一下。你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懂了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學生代表說,教師隨機點撥并指導朗讀)

“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這句話明寫大海的遼闊,實際上是反襯出燕子過海的艱辛??纱┎搴5膱D片和燕子作對比來增加理解的深度。

1、看圖,同學們想讀嗎?一起來讀。

(1)“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我們的船,在藍色的太平洋上航行?!?/p>

這句話交代了水手看見燕子過海的時間、地點,太平洋是世界

第一大洋,要飛越是很難的。日子是風平浪靜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風暴雨的日子,燕子過海就更艱難了。

有同樣感受的同學一起來讀。

(2)“他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其中三對反義詞:“寒冷——溫暖、北方——南方、晝——夜”來體會燕子飛行的距離之遠、時間之久。

老師想先聽聽女同學是怎么讀的。再來聽聽男孩子是怎樣表達的。

(3)“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的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讓學生抓住“太”、“就像雨點一樣”、“落”、“伏”等詞語體會燕子的勞累和疲倦??磩赢嬻w會、出示圖片對比,讓生體會燕子的疲倦。

你從這一句的哪些地方特別能看出?能理解嗎?不會說就用朗讀表示。(看“落”和“伏”的對比圖片)

請生讀、加動作→看動畫體會→自由讀→齊讀。

(4)“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p>

從這句話的什么地方特別能看出?你感受到什么?還有問題嗎?如:展翅起飛的燕子不累嗎?為什么不多休息一會兒?燕子死了為什么不直接說?(此問題留在后面課文中探討。)

燕子們展翅起飛了,越飛越遠,這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小結:是啊,我們要在學習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這種不怕艱難的精神!

過渡:我們僅僅是從課文的字里行間體會到燕子的不畏艱辛,但我們已經被深深地感動了,那么親眼目睹那個動人場景的水手們對燕子又懷有怎樣的感情呢?你是從哪里讀懂的?

(5)“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

你體會到了什么感情?從哪里特別能體會?有不同的理解嗎?請你試一試?(其余生看圖片體會情感。)體會到了的同學一起來試。

(6)從“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和“大海的懷里”等語言的婉轉及最后兩句話的感嘆號中體會水手的感情。

對于這樣不畏艱難、意志堅定的燕子,水手們實在不忍心說它們死了。誰能讀出不忍心?

大海的胸懷是多么廣闊、多么令人欽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樣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懷中。我們一起來表達這種情感吧!

我們學習了課文,也和水手們一樣,充滿了對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讓我們再次借水手的話來表達我們的心情吧?。ㄓ懈星榈刈x最后一段)

(四)總結激情,朗讀全文

學習了課文,我們都被燕子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燕子過海的壯觀場景吧?。úシ叛嘧舆^海的壯觀動畫)同學們,這燕子雖然小,卻有勇氣飛越浩瀚無邊的大海。他們就是這樣勇敢而堅強地在大海上飛行,飛過風平浪靜的海洋,飛過波濤洶涌的海洋,從寒冷的北方飛向溫暖的南方,從旭日東升的早晨飛到夕陽西下的黃昏,不分晝夜,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種精神哪!就讓我們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對燕子的崇敬吧?。ㄅ錁防首x課文。)

(五)升華情感,明理導行

學了課文,你將怎樣對待燕子?

是啊,我們不能傷害燕子,因為燕子是一種益鳥,因為燕子過海非常的辛苦、艱難,更因為我們崇敬燕子那種不畏艱辛的精神。愿燕子的這種精神能激勵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燕子教案 篇4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認真”中第一篇主體課文。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學習機會,通過自讀、自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學習的快樂。以自主識字為基點,通過反復朗讀、表演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認真:認真去聽,認真去看,認真去完成每一件工作。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到按詞連讀和按句讀停頓。

3、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板書課題,學生注意看“燕”字的寫法)。學生齊讀課題。 看了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合并后將問題寫在黑板上。) 現在我們就一起到書中去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倡導自主、合作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看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識字、問老師識字、問同學識字、聽記識字……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記字音。

3、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

4、小組內分段互讀課文。

5、課文讀熟了就能講故事么?引導學生體會要把故事講好還得有語氣,有感情。

三、再讀課文,用心感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幫助學生理清層次: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去做什么?小燕子觀察了幾次?

(一)小燕子第一次觀察

1、讀一讀,劃一劃,小燕子第一次觀察到了什么?

2、燕子媽媽是怎么說的?怎么讀這段話呢? 教師適時點撥:你能猜一猜燕子媽媽心里是怎么想的嗎?僅僅看到冬瓜茄子形狀的不同還不夠仔細,不夠全面,燕子媽媽又提出了什么要求?想象**的樣兒有感情的讀讀這段話。

3、指名讀,說說為什么這么讀?體會把課文讀懂了才能讀出語氣。 (評價朗讀時,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來進行。如:學生讀得到位時,教師指著動物圖片說:“你讀的太棒了,燕子媽媽說它就是這樣想的?!薄澳阕x的真好,看,燕子媽媽在向你點頭呢﹗”)

(二)指導學生用自學、小組合作等方法學習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觀察冬瓜茄子。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學觀察的情景,想象燕子**的表情,帶上動作朗讀。

(三)學習課文開頭

1、多媒體演示菜園風景,引導學生觀察冬瓜和茄子,說說它們的不同。

2、出示句子: 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 引導學生做動作理解劃線動詞,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四、課堂小結

用表演、自編兒歌等多種形式理解課文,激發(fā)感情。

1、小結 齊讀課題,現在再讀課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因為小燕子終于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三個方面的區(qū)別,說明小燕子觀察事物一次比一次更認真了。 做到認真,不僅是為了贏得**的笑聲,更重要的是“認真”乃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如果一個人干什么都馬馬乎乎、大大咧咧,不懂得“認真”二字,那么這個人一輩子必將一事無成。

2、選擇性練習,喜歡哪個就做哪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2)回顧黑板上問題,自查是否都已掌握,不會的題目請教老師和同學。 (3)你喜歡小燕子嗎?從它身上你學到了什么?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4)根據課文內容自編兒歌。如: 小燕子,學觀察。 第一次,比大小, 冬瓜大,茄子??; 第二次,看顏色, 冬瓜青,茄子紫; 第三次,更認真, “冬瓜皮上有細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媽媽聽了笑哈哈。

五、拓展延伸,走向課外。

到菜園里去看看、摸摸、認認,調動多種器官認識蔬菜,然后與同學交流一下,看誰能當“蔬菜小博士”。 (校教學能手示范課)

燕子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圖畫,教給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和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真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是怎樣一步步描寫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點:

⑴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燕子的。通過看圖,知道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確燕子與春天的關系。

⑵著重觀察燕子的外形和飛行、停歇時的情形。

三、教學難點

通過美的語言,體會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課前準備

1.掛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

3.課文錄音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燕子(看圖學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圖。提問:誰能介紹一下有關燕子的情況?(燕子是候鳥,春天從南方飛到我們這兒來。燕子的特點:翅膀很長,尾巴象張開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銜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蟲。)

二、指導看圖,了解圖意

1.仔細觀察這幅圖,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樹、燕子。)

2.請你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說說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飛行、停歇的情形。

引導學生看圖說出:

⑴圖畫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有遠山、小湖、稻田、粉紅色的桃花、黃色柳絲、各種色彩鮮艷的花。

⑵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處的一只燕子橫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靜的湖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另一對燕子正越過湖面飛向柳樹。有一只燕子已飛到高柳之下。遠處有幾對燕子停在電線上,遠遠看上去有幾個小黑點。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機,使春天更加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們,春天顯得更加美麗可愛。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

⑴輕聲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用生字卡片檢查)

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第一段主要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段主要寫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第三段主要寫飛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寫停歇的燕子。板書:外形、趕來、飛行、停歇。)

四、看圖對照課文,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燕子的

(先觀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觀察到燕子出現時的春光美景,再觀察燕子飛行時的動態(tài),最后觀察燕子停歇時的靜態(tài)。)

五、指導朗讀全文。

六、隨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簡述各段主要內容。

二、看圖學文

1.看圖學習第一段。

⑴看圖,口述燕子的外形特點。

⑵指名讀第一段后回答:課文從哪幾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順序來描述的?(課文著重通過羽毛、翅膀、尾巴勾畫出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來描述的。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⑶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小燕子什么樣的感情?(喜愛之情)

⑷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把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2.看圖學習第二段。

⑴看圖,口述燕子活動在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里?

⑵課文抓住哪些景物來描述光彩奪目的春天?(默讀并劃出有關詞語。討論并板書: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

⑶比較句子:下過幾陣雨。風吹著柳。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把這個句子與書上類似的句子(略)對比一下,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啟發(fā)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中的這些生動形象的語句,體會春天萬物生長、百花爭艷的生趣。蒙蒙細雨,形容雨點很細小,這是春雨的特點。微風吹拂著,是說春天的風輕輕地吹動象撫摸著人一樣。千萬條才展開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寫出了柳絲的色彩是黃色的;寫出了柳絲的姿態(tài)是那樣的美;寫出子柳絲的枝條是千萬條;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這個比喻句以動寫靜,描繪出春天里樹木茂盛,花草繁多,萬紫千紅,爭奇斗艷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⑷填空

小燕子從南方()(),為春光()()了許多生機。

(在靜態(tài)中加進了動態(tài),使人想起小燕子象人們趕集一樣忙著為春光增添生機,讓春天顯得更加生氣勃勃;使人體會到春光的美。)

⑸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看圖學習第三段。

⑴看圖,說說燕子是怎樣飛行的。

⑵指名朗讀課文,哪些詞寫出了燕子飛行的特點?

(斜、掠、橫掠、一轉眼、沾、蕩漾等詞語突出了燕子飛行時輕快的特點。

⑶比較句子:燕子在天空里掠過,由這邊飛到了那邊。把這個句子與課文中的類似句子比較一下,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課文中的句子除突出燕子飛行的特點之外,還寫出了春天的景色:微風、陽光、稻田、柳樹。這樣把燕子和春天緊密地聯系起來寫,進一步說明燕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讓春天顯得更加生氣勃勃。)

⑷指導朗讀這一段。

4.看圖學習第四段。

⑴燕子飛倦了,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讀課文,其余看圖。)

⑵引導學生討論落、痕、像等幾個詞的用法。(落字寫出燕子的輕巧。痕字寫出電線的遠,若有若無。像比喻形象、生動。小燕子停下是一個個正待演奏的曲譜上的音符,它飛起來就是一個個發(fā)出美妙音響的樂音,踴躍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這幾個詞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倦時的形象。討論中隨時板書:落、痕、像。)

⑶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聽配樂朗讀錄音帶,進一步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學習有感情地讀。)

1.這篇看圖學文以燕子為中心,從燕子的外形寫到春天的景色,再寫燕子飛行的情形,最后寫到燕子停歇時的形象,從而贊美了春天美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

2.用充滿歡樂、愉快的心情齊讀全文。

四、隨堂練習。

背誦全文。

作業(yè)設計

1.將上下兩排的字,用→連成詞。

悄俏消峭哨稍梢捎

俊壁取靜帶子息眉

2.填空:

⑴一身()的羽毛,一對()的翅膀,加上()的尾巴,湊成了()的小燕子。

⑵有的()過()的湖面,()或()偶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開去。

⑶()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細線,多么像()啊。停著的燕子成了(),譜出一支()的贊歌。

⑷作者先觀察燕子的______,接著觀察_________,然后觀察________,最后觀察____________。

3.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

()的羽毛()地吹拂

()的翅膀()地掠過

()的柳絲()地蕩漾

()的春天()地演奏

()的燕子()地敲打

()的贊歌()地編織

4*.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抓住特點,寫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形。

板書設計:

燕子

外形:羽毛翅膀尾巴(靜)

趕來: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春光(靜)

趕來加入增添-生機(動)

飛行:斜掠橫掠唧沾蕩漾-輕快(動)

停歇:落痕像(靜)

燕子教案 篇6

一、課前演講: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能不能說一個你們保護小動物的親身經歷。

二、導入:

1.這節(jié)課咱們再來學習一篇我們人類保護小動物的課文。燕子專列。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齊讀課題。

2.專列是什么意思?(專門的列車)

3.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燕子與專門的列車什么關系?等)

三、初讀感知,讀文識字。

1.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節(jié)課。課前預習了嗎?我來考考大家。

(指名讀3個,領讀,同位互相讀)

2.課文讀了嗎?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思考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四、研讀課文,領會寫法。

1.感悟燕子面臨的處境。

(1)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趕回北方時,它們在瑞士境內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煩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 學生交流。(指名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

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2) 在這段描寫中,從哪些詞語看出燕子的處境很危險?(氣溫驟降、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長途跋涉)

師: 什么是氣溫驟降?天氣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饑寒交迫長途跋涉怎么理解?看這是燕子遷徙的圖片。

燕子一路上要飛越無數的高山,大海,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整個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很多燕子因為飛的太遠而死去。

師。你們說的很對。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這樣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擔憂呢?(齊讀)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縮著,就要凍僵了)

女同學一起讀讀這一段。老師看到有同學的眼睛已經濕潤了。小組之間再互相讀一讀。

2.感悟政府對燕子的關心保護。

(1)正當這些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誰首先做出行動?他是怎樣做的?(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這真是了不起的舉動啊。為什么說政府很了不起?(燕子與政府沒有關系?;ㄥX。政府還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

(2)為了保護燕子,政府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來告訴人們號召大家尋找燕子(在這句話中呼吁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樣呼吁市民們的?(寫寫交流)

(找兩個學生背下)

3.感悟普通居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1)居民聽到政府的呼吁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再到文中找一找相關的句子吧。

(指名讀,出示。交流)

(2)在這句話中料峭是什么意思?非常寒冷。從哪能看出來?。下著雪,從插圖中也能看出來。

當人們在嚴寒中到處尋找凍僵的燕子,能不能說說你的感受?

焦急的。擔心。心痛。不畏嚴寒。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人們的這種焦急,擔心,還有對燕子的關心之情表達出來吧。(齊讀)

紛紛是什么意思?居民們一個接一個都從家里出來了。能不能想象一下,居民中會有誰呢?(年邁老奶奶,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幼小的孩子他們都出來了),老師和同學們再來一塊再來讀一讀。

引讀:師:年邁的老奶奶,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女同學讀

師: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男同學讀

師:幼小的孩子,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齊讀

是啊,在山村,在田野,在上路,在山間巖縫里,到處可以看到居民們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救助燕子的身影。

4.感悟貝蒂對燕子的真情。

師:課文著重寫了一個叫叫貝蒂的小姑娘也來尋找燕子。同學們找一找是在第幾自然段?那請你把這一段讀一讀。

你們看,這就是當時在救護燕子的現場記者拍到的一幅照片。

小貝蒂在干什么?

師:是啊,整整一天了,小貝蒂一個人就。。。。。

師:他的臉凍得通紅,收凍得僵硬,說明貝蒂現在怎么樣?(寒冷)

但他在乎嗎?為什么?你感覺到什么?(她是多么珍愛手里的這個小生命啊!)

讓我們再來齊讀本段。

5.體會送別的感人場面。

正是因為這樣,車站上出現了感人的人們送別燕子的情景。(分角色朗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擴展閱讀。

六、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描寫的是一個小女孩為了就一只丹頂鶴不希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咱們先讀一讀歌詞吧。 聽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七、推薦書目。

燕子教案 篇7

燕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動物,平時,人們只知道他們是一種候鳥,春天來到北方,秋天回到南方過冬。誰也不會想到,這么一種小小的生靈,竟會有浩浩蕩蕩飛越太平洋的撼人之舉。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課本《語文·思想品德》第五冊第十七課《燕子過?!肪屯ㄟ^一位水手的視角,描述了燕子集體飛越大海時不畏艱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壯舉,展現了一種不畏艱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英勇頑強精神。

現今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他人的關愛下成長,不懂怎樣吃苦,更沒有為了達到目的而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燕子的這種精神對他們來講顯然是非常陌生的。然而,這種精神卻是任何一個成功者所必備的,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小學生們必須學會具有這種精神品質。本課就是一個極佳的思想教育內容。由于是初次接觸這種類型的內容,文章的含義又很深,如果是粗粗略讀,顯然體會不了那么深透;而單靠教師講解,學生不去親身體會,思想教育的力度又會大大減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選擇了讓學生自主質疑,然后圍繞疑點深入研讀課文,逐字逐句體會、尋找答案,最后熟讀成頌、升華感情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既體現語文課的教學特點,又切實有效地進行了思想教育,一舉兩得。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進而感受燕子的不畏艱辛、為達到目的地而勇往直前的精神,并且能汲取燕子的精神力量來鞭策自己的學習。

教學過程如下:

一、學文質疑

為了增加課堂效果,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課伊始,簡要復習了生字詞后,我便用課件打出課文最后一段,請學生仔細品讀:“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初讀之后,學生知道這是水手對人們發(fā)出的號召:要保護燕子。但深究下去,卻并不只是這么簡單。水手為什么要說這一番話,而且連用了兩個感嘆號?他究竟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呢?燕子過海又是怎樣的辛苦和艱難,能讓水手看了之后如此感動呢?這些問題是打開文章思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于是我引導學生針對這段話提出些什么問題。學生準確的把握住了問題的關鍵,于是課堂的教學因疑而起,學生的探究熱情開始激發(fā),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探究學文

(一)自主學習

學生發(fā)現了問題之后,我有意識地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時,總會遇上大大小小的風浪,只要我們不怕困難,勇敢地向問題和困難挑戰(zhàn),就一定能獲得成功。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信心?”這些話既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又暗中滲透了燕子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學生在我的鼓勵下便開始分成學習小組自主學習,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積極從課文中尋出問題的答案,為后一環(huán)節(jié)的交流作準備。

(二)交流匯報

這是課堂上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將圍繞“燕子過海是怎樣的辛苦和艱難?水手對燕子懷有怎樣的感情?”兩個問題,自己的發(fā)現和理解與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將不斷的深入體會燕子過海是怎樣的辛苦和艱難,而教師就在其中起點撥作用,引導學生更深透的領會文章的內涵,進而產生對燕子的精神的崇敬,與水手的感情發(fā)生強烈的共鳴,為下一步的升華感情、明理導行埋下感情的伏筆。

1、體會艱辛,感受精神

課文中具體能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艱難,進而感受燕子精神的詞句有:

▲“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边@句話明寫大海的遼闊,實際上是反襯出燕子過海的艱辛。這里,我利用課件展示海的圖片和燕子作對比來增加學生理解的深度。

▲“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我們的船,在藍色的太平洋上航行?!边@句話交代了水手看見燕子過海的時間、地點,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要飛越是很難的。日子是風平浪靜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風暴雨的日子,燕子過海就更艱難了。

▲“他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边@句我引導學生找出其中三對反義詞:“寒冷——溫暖、北方——南方、晝——夜”來體會燕子持續(xù)飛行的距離之遠、時間之久、跨越地域之廣、遭遇困難之多。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的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弊寣W生抓住“太”、“就像雨點一樣”、“落”、“伏”等詞語體會燕子的勞累和疲倦??梢宰寣W生做動作體會“伏”是累到了極點才會有的動作;再配樂看燕子落到甲板上的動畫,讓生感受燕子的辛苦艱難及不屈服的意志。這里,學生的情感經歷了一次深深的震撼。

▲“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這句話寫到盡管有的燕子累死在甲板上了,但它的同伴們也僅僅是休息了一小會兒,又不畏艱險,繼續(xù)向著目的地進發(fā)。

(上述詞句均由學生自主提出,在有感情的朗讀中理解,加深體會。)

在有了上述感性積累的基礎上,我適當引導學生作一小結:“燕子們展翅遠飛了,看著它們越飛越遠,此時此刻,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有表示對它們的欽佩的,有祝愿它們一路平安的,這時,我順勢將話題牽引到學生的學習實際上:“同學們,我們要在學習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這種不怕艱難的精神!”

2、遷移情感,激發(fā)共鳴

在感受過燕子過海的動人場景之后,我又引導學生討論起水手的情感:“我們僅僅是從課文的字里行間體會到燕子的不畏艱辛,但我們已經被深深地感動了,那么親眼目睹那個動人場景的水手們對燕子又懷有怎樣的感情呢?你是從哪里讀懂的?”學生又進一步尋找體會身臨其境的水手們的情感線索。具體詞句有:

▲“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睆乃值膭幼鳌巴⑤p輕地放”,心情的“崇敬、沉重”可以感受到水手們對可敬可愛的燕子們深深的敬仰、痛惜之情。(配上圖片感知、體會。)

▲從“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和“大海的懷里”等語言的婉轉體會水手對死去的燕子的痛惜之情,從最后兩句話的感嘆號中體會作者愛護燕子的感情之強烈。

在學生充分地朗讀、感受的基礎上,水手的感情已經漸漸遷移到了學生的身上,在此我趁勢引導:“大海的胸懷是多么廣闊、多么令人欽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樣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懷中!我們學習了課文,也和水手們一樣,充滿了對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讓我們再次借水手的話來表達我們的感情吧!”(學生再次有感情地讀最后一段)

這時,水手的話已經變成了學生的肺腑之言,學生的情感已經被深深地激化,與水手的情感產生著強烈的共鳴。我又順勢播放燕子飛越太平洋的配樂動畫,讓學生的感情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和我的解說中達到高潮:“同學們,這燕子雖然小,卻有勇氣飛越浩瀚無邊的大海。他們就是這樣勇敢而堅強地在大海上飛行,飛過風平浪靜的海洋,飛過波濤洶涌的海洋,從寒冷的北方飛向溫暖的南方,從旭日東升的早晨飛到夕陽西下的黃昏,不分晝夜,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種精神哪!”

三、升華情感,明理導行

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對燕子的精神已經具有了深深的崇敬之情,這時,我順勢提問:“學了課文,你將怎樣對待燕子?”學生就能很自然地說出要保護燕子。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要把燕子的精神融進學習領域:“是啊,我們不能傷害燕子,因為燕子是一種益鳥,因為燕子過海非常的辛苦、艱難,更因為我們崇敬燕子那種不畏艱辛的精神。愿燕子的這種精神能激勵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至此,課文學習與德育滲透已圓滿結束,課雖結,情猶存……

燕子教案 篇8

第一課燕子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贊”14個生字及“聚攏、偶爾、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的光彩奪目,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由近及遠細致觀察的方法及擬人、比喻等的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的光彩奪目。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由近及遠細致觀察的方法及擬人、比喻等的表達方法。教具準備課件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詞。

2.讀準生字字音,記住字形,并初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3.搜集相關燕子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時候,有一種鳥會從南方飛回來,是什么鳥?(燕子)

2.說說燕子給你的印象?(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

3.是呀,春天來了,小燕子又來到我們身邊,它在田野里、在小河邊、在村子里飛翔,裝扮著美麗的春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作家鄭振鐸先生筆下的《燕子》。(板書:燕子)(相機指導書寫:“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艸”,生一起書空)

二、檢查預習,理清脈絡

1.指名朗讀課文,了解學情正音。

(1)正音:“俏”讀“qiào”,要和“悄”區(qū)別讀音和字形。

“拂”的讀音是“fú”,不要錯讀成“fó”?!奥印笔谴榭谝?。

(2)詞語:

烏黑光亮俊俏輕快活潑機靈(讀了這些詞,腦中呈現什么畫面?)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幾痕細線(體會量詞的用法)

2.課文從幾個方面介紹燕子?學生討論交流。

從四個方面介紹燕子,分別寫了燕子的外形、增添生機、飛行、停歇。(板書:外形增添生機飛行停歇)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師:課文是如何描寫燕子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一)體會燕子外形:活潑機靈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覺得應扣住哪個詞來理解燕子的外形特點?(板書:活潑機靈)

2.你能通過朗讀把燕子的活潑機靈表現出來嗎?指名朗讀。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

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注重對“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等詞的感悟體會)

3.討論:作者寫燕子的外形是從什么寫到什么?也就是敘述順序是怎樣的?(體會從全身寫到局部的敘述方式)

4.試背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燕子:增添生機

1.這段話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細地讀一讀相關的句子,邊讀邊想象。

2.抓住以下句子體會。

(1)“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對比句子:才下過細雨,微風吹拂著柳絲。(讀一讀,比一比,你體會到了什么?(①“蒙蒙的”“細”寫出了春雨的特點,

如:如煙如霧;春雨潤物細無聲;沾衣欲濕杏花雨;像牛毛、像細針。②“千萬條”的“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將柳絲

的數量、顏色等描寫得淋漓盡致。其實,這一句描寫的情景將和我們下一課要學習的古詩意境很相似。引導孩子們讀《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想象:“趕集似的聚攏來”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象?(花兒爭相開放)

3.師:正因為有了這光彩奪目的春天,所以作者禁不住贊嘆: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請美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春天的“光彩奪目”,讀出燕子的為春光增添的“生機勃勃”。

(三)領略燕子飛行、停歇之美

我們從讀中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從讀中感受了燕子為春光增添的生機美。那么燕子的飛行及停歇又美在何處呢?讓我們把目光聚焦于第三、四自然段。

1.賞析燕子飛行之美。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想:燕子是如何飛行的?從哪些句子或詞語中感受到?劃出你認為好的詞語。

(2)交流。

A.“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又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斜”字不但寫出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yōu)美姿態(tài)。

B.“掠”寫出了燕子飛行的速度很快;身姿靈活。

C.從“唧唧叫著”感受到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

D.“沾”寫出了燕子尾尖輕輕點了一下水面。

師:你能把“掠”和“沾”換成其他的詞嗎?(可能的答案:飛、貼)

師:有原來的恰當嗎?讀一讀。

因此,我們在寫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愛看。

(3)讓我們齊讀這一段,領略燕子飛行的輕快之美。

2.領略燕子停歇之美。

師:請同學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

(1)邊讀邊劃出你認為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

(2)交流。

A.有幾隊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

(落寫出了燕子飛行時疲倦了要休息的樣子,比停恰當。)

B.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

(“幾痕”“五線譜用得好?!皫缀邸闭f明了距離較遠,模模糊糊,若有若無?!拔寰€譜”把停歇的燕子看作是自然形成的曲譜。燕子自然成了“音符”。

四、小結過渡,讀中升華

這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飛行之美,停歇時的音樂之美。怪不得——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

作家寫贊美春天的詩文,少不了燕子;

歌唱家唱贊美春天的歌,也總少不了燕子。

可以說,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會失去一半的美。所以說,燕子的到來,為光彩奪目的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讓我們飽含激情,再次齊讀課文,唱響春天的贊歌!

燕子教案 篇9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燕于嗎?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好嗎?

生:燕子是益鳥。

生:燕子是候鳥。

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師:你們說得真不錯,能告訴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們用手比劃著)那么,誰見過海?海有多大?

生:海很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師:你真能干,把課文的第一句都背下來了,那么,誰能用一個詞說說“天連水,水連天”的意思?(生說一望無邊、一望無際、無邊無際)誰能用手比劃一下海有多大?

生:(笑,使勁拉開手,說:“怎么比得出呀!”)

師:確實比不出,這么小的燕子,要過天連水,水連天,一望無際的大??烧媪瞬黄?還可以說過怎么樣的海?

生:還可以說過無邊無際的海。

生:還可以說過水天相連的海。

(設計意圖:將詞語的積累、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師:哦,你們說得真不錯。你們看見過燕子過海嗎?(孩子們搖頭)

師:那是一個很感人的情景。有一艘軍艦上的海軍戰(zhàn)士看見了過海的燕子,于是他們給我們寫下了這篇文章《燕子過海》。

你們聽我讀,好嗎?請同學們認真聽,然后評一評,我讀得怎么樣?希望你們超過我。(老師范讀)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讀教材,教師有機地進行范讀,激起學生學習的情感,讓孩子進入學習情境。)

(同學們評價老師后,再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特別注意帶拼音的字詞)

師:請同學們完成作業(yè)紙上的看拼音寫詞。(同學們作業(yè)做完后,老師請學生校對。)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呢?

生:燕子為什么要過海?

為什么它要不分晝夜地飛?

為什么像雨點一樣落下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現問題,帶著問題學習,這才能真正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意圖就在于此。)

師:燕子為什么要過海?課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話已經回答了,請你找出來。

請學生把找到的語句讀出來。

——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

師:對了!大家一起讀。這句話中有三組反義詞,你能圈下來嗎?最先圈好的同學上來寫。

生:(上下一起寫,再集體校對。)(溫暖——寒冷、南方——北方、晝——夜)

師:那么,燕子是怎么過海的呢?(學生們說“燕子是不分晝夜地飛呀飛”,老師請學生們學著燕子飛呀飛,學生飛了好久,老師也沒讓停,問學生們:“手酸嗎?累嗎?”學生們笑著說:“累了?!崩蠋熣f:“你們才飛了一分鐘,可燕子是不分晝夜地飛,所以他們是很疲倦了?!?

“疲倦”是什么意思?

生:是累的意思。

師:你們看看下面這句話是一樣的嗎?

燕子不分晝夜地飛,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分晝夜地飛,一定是太疲倦了。

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二句加了個“太”字,說明已經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師:哦,請你讀讀第二句,讀出非常疲倦的樣子。

師:那么,你讀讀第三段,你覺得哪些詞句寫燕子太疲倦了。

先讀第一句、第二句,把這些詞句找出來,劃下。

生:(學生認真的讀第三段的一、二句)

師:像雨點一樣落下來是寫燕子的疲倦。燕子為什么像雨點一樣落下來?

生:雨點是比喻燕子的多。

師:那么,怎么說“落”下來呢?雨點是應該“飄”下來的,這樣吧,你們試試看,燕子像雨點一樣落下來了,應該是怎么樣一種聲音。(讓學生模仿像雨點一樣落下來的聲音)

師:老師聽到了聲音,一種是“嗒,嗒,嗒……”另一種是“嗒嗒嗒嗒……”你們說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孩子們很興奮,紛紛地說第二種,第二種)是呀,燕子太累了,所以是又急又快地“落下來”。

(設計意圖:動靜搭配,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孩子模擬動作、模擬聲音,讓孩子自覺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習語言文字,體驗語言文字所帶的情感。)

師:請同學們接著往下看,有一個動作是寫“燕子太疲倦”了,你能把這個動作做出來嗎?(大多數孩于們伏在桌子上)對了,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師:(有意問)可憐的小燕子,你們?yōu)槭裁捶?

生:因為我們太累了。

師:你們怎么會那么累呀!

生:因為我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

師:那就別飛了,跟我們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說)好的!(更多的人說)不好!

師:燕子有沒有乘著船前進?

生:沒有。它們只休息了一會兒,又展翅起飛了。

師:還有寫燕子疲倦的句子嗎?

生:“停止了呼吸”……“累死了!”

師:那么“展翅起飛”的燕子一點兒也不累哦?

生:也很累。它們是憑著毅力和意志起飛的。

師:對,那我們該怎么讀?

(請學生朗讀,讀出展翅起飛的燕子的堅強。)

師:水手們對燕子是怎么一種感情呢?我們接著讀下面兩句——“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p>

生:崇敬、沉重。

師:崇敬的目光——怎么樣的目光是崇敬的目光。

(請學生表演)

師:你們曾經用崇敬的目光注視著什么?

生:升旗時我用祟敬的目光注視著國旗。

生:掃墓時,我用崇敬的目光注視著先烈的墓碑。

師:為什么戰(zhàn)士們用崇敬的目光去看一只小燕子呢?

生:因為它們太了不起了。不怕辛苦、不伯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

師:你想對“展翅起飛”的小燕子說句什么話?

師:請你們討論一下,然后再說。

生:燕子,你一路保重。

生:燕子祝你一路順風。

生:燕子,希望明年還能看見你。

生:燕子,你走好。

(設計意圖:將說話練習自然地融進情境中,將祟敬這個比較抽象的詞匯的理解與熟悉的生活現象結合,說話、解詞融成一體,語言訓練就會變得生動自然。)

師:水手們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請學生邊讀邊做動作,然后大家進行評價)

師:水手們不僅自己愛燕子,還向大家提出了請求。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讀出課文中嘆號的含義。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2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第一個嘆號是什么意思呀?是請求。我們讀出請求。

第二嘆號呢?是贊嘆,是敬佩。

生:(練習,表演,評價。)

師:讀得真不錯,老師聽了也很感動。下面我們完成作業(yè):

聽寫最后一段話。(聽寫后校對)

師:(出示一幅畫)這是老師畫的插圖,請同學們和課文中的插圖作一個比較,說誰畫得更正確?

(設計意圖:這是優(yōu)生作業(yè),書上的插圖上有軍艦,遠處有小島,這些景物與“燕子不分晝夜地飛,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的落下來”不符。因為,只有天連水,水連天,燕子才無處歇腳,所以教師再畫一幅唯有艘軍艦的插圖,讓孩子進行分析,辯解,將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結合在一起。)

527538